青海油田医院
Qinghai Oilfield Hospital

我为群众办实事—电梯故障暖人心 门诊医护用行动架起“便民桥”

322
发表时间:2025-07-03 11:45作者:章珺

门诊电梯突遇故障,老年患者与腿脚不便者举步维艰。然而,门诊的医护人员们没有等待——电梯暂停处,恰是服务升级时。

“哎呀,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,医院的服务太贴心了!”一位老人家笑着对正在用轮椅抬着他上楼的门诊主任和保安大哥说。近日,因门诊电梯突发故障,连日来,医院门诊医护人员以“跑腿”代替“电梯”,用担架、用脚步、用协作,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打通了一条温暖的就诊“绿色通道”。

图2314353454片1.png

担架为“车”:上下楼的路有医护接力

电梯停运后,功能科所在的楼层成为老年患者和腿脚不便人群的“难题关卡”。“不能让患者因为电梯问题耽误检查!”门诊医护团队迅速响应,与科室医生组成“担架护送队”。6月30日下午快下班时,一位外二科的住院患者股骨粗隆骨折需前往功能科做检查,主任和外二科的马国瑞医生、导诊的白海珍老师连同患者家属抬着担架,从一楼到二楼,每一步都走得稳当。“他们一边抬一边跟患者聊天,分散她的注意力,到了检查室才发现大家后背都湿透了。”这样的场景每天要重复很多次,医护人员用肩膀撑起患者的就医需求,让冰冷的担架变成了传递温暖的“移动诊室”。

流程“搬家”:抽血送检跑出便民“加速度”

“大爷,您别上楼了,我们在急诊就能抽血!”面对需要采血的患者,门诊护士长主动协调,经与急诊科护士长沟通设立临时抽血点。并与检验科协调开通“特殊送检通道”。导诊护士将病人带至急诊科,她们轻柔完成操作,随后一路小跑将标本送往检验科。这看似简单的路线背后,是协作科室同仁的全力支持,更是为了让“流程”主动走向患者,而非让患者困于流程。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患者的奔波,更通过优化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,让“最后一米”的服务充满效率与温度。

诊室“下沉”:医生下楼把诊疗送到患者身边

得知电梯故障,中医科、内科、皮肤科的医生们亦纷纷响应。他们利用诊疗间隙,主动下楼,对行动困难的患者实行“下楼接诊”。他们带着听诊器、血压计,在导诊台临时“设点”,问诊、开方、交代注意事项一气呵成。“患者不方便上楼,我们就把诊室‘搬’下来,这是医者该有的担当。”

从担架上的托举到流程上的创新,从诊室的“下沉”到多科的协作,电梯故障期间,我们以担当为桥、用协作铺路。正如门诊主任所说:“服务群众没有捷径,哪怕多跑十趟楼梯,也要让患者感受到医者的温度。”这一幕幕忙碌的身影,不仅架起了医患之间的“便民桥”,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生动答卷。

撰稿:章

审核:许国琪